再造衣銀行:情感的延續和記憶的重生
衣服帶給我們美和快樂,也帶來紛繁的記憶和情感。設計師張娜用再造衣銀行,將衣服的過去和未來在當下進行連接。舊衣經過拆洗、改造,而后重生。穿上它,過往經歷伴隨著面料以新的姿態流傳。與其他公益項目不同,張娜強調,再造衣首先是設計與美感,其次才是環保與慈善。
2013年8月,再造衣銀行在上海靜安區一棟四層老洋房開幕了。老照片是這件衣服的前世,而另一邊則是它的今生,不看介紹,完全想不到每件衣服都有如此輾轉曲折的經歷。牛仔褲經過拆分,拼接成優雅的裹身長裙;老式粗花呢外套搖身一變,成了時髦的粉色、棕色學院派短款夾克。對女人而言,衣服最美好的情感痕跡,在差點壓箱底后,被設計師張娜妙手回春,又活了過來,滿身靈氣更勝從前。
2011年張娜作品《Reclothing Bank》參加奧地利藝術攝影節時裝單元,啟發她以舊衣為素材進行設計。同年她成立“Reclothing Bank再造衣銀行”設計項目,志同道合的伙伴祥子在北京五道營胡同開了個售賣舊衣的小店brandnü,為她提供原料,而她負責設計,“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,一切都太快,我們可能已經忘記我們是從哪里來,要到哪里去。設計不光是帶給人們美和愉悅,設計還應給大家帶來啟迪和思考。”再造衣銀行將舊衣進行拆分、重組、再設計,變成完全不同的形態,以設計的力量延續衣物的生命。上海展覽,宣告了一個中長期計劃的開啟,張娜發動身邊朋友拿出舊衣服進行改造,賦予時裝新的生命。